赵喜萍,女,1968年2月生,山西盂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6年考入太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仪器及测量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电路与系统专业,师从段富教授和谢克明教授,母校成就了她的学业。
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赵喜萍教授长期从事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智慧水利、模拟仿真与预测、大数据决策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与科研实践,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学习、不断进取、乐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引黄入晋,造福人民,回报母校,星火传承”的理念,曾连续十年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获“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等功”,入选“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与“三八红旗手”、“山西省十大杰出女知识分子”、“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学者高评委”、“人社部和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三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在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与中国智慧城乡建设、大型跨流域梯级引水工程优化调度运行、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勇领互联网+、大数据决策、智慧水利、数字经济时代潮头,将自己的青春无悔地献给了“智慧中国,福泽民生”的伟大事业,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94年,主持研发了“计算机开关电源、智能焊条偏心仪、LED显示屏、瓦斯传感器、生产调度模拟盘、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PC-山西”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1997年参加山西引黄工程建设,历时7年攻克了国际控制领域、水力学仿真、信息技术领域极具挑战性的六大难题,实现了国内最大的梯级引水工程的“遥测、遥控、遥调、遥信”及全线自动化控制,一指间就可以控制穿越千山万壑全长450多公里的引黄全线运行,避免了弃水,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设备寿命,节约资金上亿元,圆了半个世纪以来“引黄入晋造福人民”的山西梦。2003年担任工程总调度,编写了国内第一部《梯级引水工程调度运行规程规范》,培训运行人员上万人。在国际国内大型水利工程首先开展 “自动控制和水力学仿真系统”跨界融合技术的研究及应用,2005年在引水工程运行管理中,首创“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现代化运行管理模式,通过工程水力大数据仿真,优化调度工程运行,并成功指挥解决了9年间突发事件上百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为国内外上百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提供了咨询服务,编写考察报告上百篇;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技术发明二等奖9项,三等奖10项;授权与项目相关的发明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90个;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合著4部,SCI、EI论文138篇,编写国内调度运行规程10部,技术报告42篇。2008年受聘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担任奥运紧急调水指挥。2011年担任山西省节能环保专家组组长,提出了“保护山西生态环境、水资源合理优化”新策略。2012年在国内首次提出 “智慧城乡”新理念,完成了该项目的顶层设计,示范项目成功落地山西。自主研发的智慧城乡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等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为智慧山西建设打下了基础。2017年代表中国妇联出席APEC全球妇女峰会高峰论坛,做了题为“女性应如何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演讲,组织完成了“低碳日”活动。同年,领衔成立山西省第一个大数据研究院,提出农业产业4.0规划,在黄河滩涂和国内高寒高纬度地区成功试种神奇中国草“绿州一号”,为我国的农业二次革命提供科学规划和创新产业。
赵喜萍教授在控制技术与水力学仿真跨学科研究、流域水循环模式设计、水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水利调度与管理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技术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2018年受邀参加了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评选;同年当选为山西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2019年,赵喜萍响应母校全球招聘,以第二层次人才引进太原理工大学,创立了太原理工大学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被聘为院长,同时担任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她回到学校三年,2019年2020年二次荣获省部级二等奖,2021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国家级)。目前,赵喜萍正以饱满的热情,带领研究院全体员工和科研团队,致力于智慧水利、数字山西、天空地水、流域数字孪生、人才地图及“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实现“一流人才培养、一流科技服务、一流平台搭建”的奋斗目标,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