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座 >> 正文

微纳传感与人工智能感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12月6日举办系列学术报告会

日期:2022年12月07日

2022126日,由微纳传感与人工智能感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举办的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系列学术报告会以“线下(微纳传感与人工智能感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会议室(信计南楼411))+线上(腾讯会议号:402-505-219)”的形式进行,会议邀请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付艳艳,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健以及香港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世明进行了精彩的报告。

首先,报告主持人太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微纳传感与人工智能感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桑胜波教授主持开场,对三位专家分别进行介绍,并欢迎各位专家的莅临与指导。

付艳艳研究员进行了题为《有机半导体荧光传感器及应用》的精彩讲座。有机半导体荧光传感器因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对分析物无污染的诸多优点而在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等许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付艳艳研究员针对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猝灭效应使得荧光材料在固态下表现出弱发光难以应用于气相检测、常规的成膜方法导致密集堆积的表面形态使得响应时间长和灵敏度低等挑战,介绍了独特的材料设计思路和表面形貌处理方法,实现了高性能的有机半导体荧光敏感材料及器件制备,为其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提供了保障。

紧接着,陈健研究员进行了《单细胞检测与微传感器》的报告。单细胞检测与传感器是细胞生物学和精准医学的核心分析工具。陈研究员围绕单细胞检测中敏感机理不明/技术实现困难的关键技术瓶颈,介绍了基于“压缩通道”敏感单元的单细胞物理/化学特性的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包括介绍1)单细胞固有电学特性的高通量检测方法;2)单细胞固有电学/力学特性高通量同时检测方法和仪器;3)单细胞特定蛋白高通量绝对量化检测方法和仪器。研究的检测通量比常规方法高出多个数量级,为单细胞检测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最后,张世明教授作了《基于软体电化学晶体管的“感存算”一体技术及其集成可穿戴应用》学术报告。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离子电子混合式”生物电子器件,由于集低电压、低功耗、高灵敏度、高水稳定性与一体的优势,成为近年来最具前景的生物传感技术之一。其中,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已经快速成长为该领域代表性技术。张教授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可拉伸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研发上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材料加工、工艺开发、性能优化、以及可靠性提升等,并介绍了在促进电化学晶体管技术的集成可穿戴应用方面的工作。这些基础研究扩展了传统有机生物电子技术的应用,为其在新兴人机、脑机等软体生物界面的应用奠定了器件基础。

报告会在专家和师生的热烈讨论中顺利进行,专家们还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本次系列报告会给我实验室科研方向带来了启发与引导,对于促进实验室学术进步、提升实验室在国内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